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淄博市公安局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 淄博市人民检察院
关于印发淄博市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淄市监支字〔2024〕3号
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全市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的《山东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现联合淄博市公安局、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淄博市人民检察院制定《淄博市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淄博市公安局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 淄博市人民检察院
2024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淄博市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的药品领域(含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下同)涉嫌违法犯罪案件。
前款所称涉嫌犯罪案件主要包含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妨害药品管理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具体移送追诉标准见附件。
第三条 全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之间应当加强协作,统一法律适用,加强情况通报、案件移送、检验认定、涉案物品处置、信息共享、信息发布等工作,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有案不接、有案不立等问题。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强化行刑联动,在案件调查取证、检验鉴定、组织专家论证、出具认定意见、完善监管等环节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加大对药品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第四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药品领域涉嫌犯罪案件,对发现违法行为明显涉嫌犯罪的,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通报,根据办案需要依法出具认定意见,组织专家评估论证或者协调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检验结论,依法处理不追究刑事责任、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已给予刑事处罚,但仍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
第五条 公安机关负责药品领域涉嫌犯罪移送案件的受理、审查工作。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商请协助的重大、疑难案件,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执法联动,对明显涉嫌犯罪的,协助采取紧急措施,加快移送进度。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活动和公安机关有关立案侦查活动,依法实施法律监督。
第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审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准确适用财产刑、职业禁止或者禁止令,提高法律震慑力。
第八条 市县(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药品领域专家人员库,为办理药品领域重大、复杂、疑难刑事案件开展专家评估论证等相关工作提供便利。
第二章 案件移送与法律监督
第九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依法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情节、造成的后果,根据法律、司法解释、立案追诉标准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照本细则向公安机关移送。对应当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立即指定2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批准移送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不批准移送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书,载明移送机关名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罪名、案件主办人及联系电话等。案件移送书应当附移送材料清单,并加盖移送机关公章;
(二)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载明案件来源,查获情况,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涉嫌犯罪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处理建议等;
(三)涉案物品清单,载明涉案物品的名称、数量、特征、存放地等事项,并附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表明涉案物品来源的相关材料;
(四)对需要检验检测的,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结论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证明;
(五)需要对涉案物品是否为权利人生产或者其许可生产的产品进行辨认的,应附权利人出具的辨认意见及权利人的资质证明;
(六)现场笔录、询问笔录、认定意见等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有鉴定意见的,应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及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证明。
对有关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还应当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相关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出具接受案件的回执或者在案件移送书的回执上签字。
公安机关审查发现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材料不全的,应当在接受案件的24小时内书面告知移送机关在3日内补正,公安机关不得以材料不全为由不接受移送案件。
公安机关审查发现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证据不充分的,可以就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相关证据等提出补充调查意见,由移送机关补充调查并及时反馈公安机关。因客观条件所限,无法补正的,移送机关应当向公安机关作出书面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自行调查。
第十二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接受人民检察院依法实施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发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依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应当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检察意见并抄送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检察意见之日起3日内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将案件移送书抄送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自接受案件之日起3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案件较为复杂的,应当在10日内作出决定;案情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在30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特殊情况下,受案单位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再延长30日作出决定。接受案件后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但不属于本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当在24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并书面通知移送机关,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应当在24小时内退回移送机关,并书面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作出立案、不予立案、撤销案件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书面通知移送机关,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或者撤销案件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将案卷材料退回移送机关。
第十四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通知书后,认为依法应当由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可以自接到不予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请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复议,也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
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请复议的文件之日起3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移送机关。移送机关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仍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
公安机关应当接受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的立案监督。
第十五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建议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的案件,应当提供立案监督建议书、相关案件材料,并附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立案后撤销案件决定及说明理由的材料,复议维持不予立案决定的材料或者公安机关逾期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的材料。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补充材料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供。
第十六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或者其他处理。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前,已经作出的警告、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原则上应当在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或者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法院作出无罪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判决后,再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罚,但依法需要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件行政处罚的除外。
已经作出罚款行政处罚并已全部或者部分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在罚金数额范围内对已经执行的罚款进行折抵。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公安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并执行完毕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移送决定之日起,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办理时间,不计入行政处罚期限。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发现的药品违法行为,经审查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立案侦查后认为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在作出不予立案或撤销案件等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案件及相关证据材料移交有管辖权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予以核查,按照行政处罚程序作出立案、不立案、移送案件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书面通知公安机关,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交案件的流程和移交材料要求可参照本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将案件及相关证据材料移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并提出检察意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检察意见书之日起2个月内向人民检察院通报处理情况或者结果。
人民法院对作出无罪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判决的案件,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将案件及相关证据材料移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并可以提出司法建议。
第十九条 对于尚未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需要配合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给予配合。
对于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依法还应当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吊销许可证件等行政处罚的,需要人民法院提供生效裁判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提供。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据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 对流动性、团伙性、跨区域性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的管辖,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流动性、团伙性、跨区域性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1〕14号)相关规定执行。
上级公安机关指定下级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多次实施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未经处理,且依法应当追诉的,涉案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第二十二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依法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经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公安机关在侦查药品违法犯罪案件时依法收集的证据,可以直接作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执法办案的证据。
第二十三条 对主观故意的认定应当根据行为人从业经历、认知能力、产品质量、进销货渠道及价格、生产销售方式以及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同案人供述等综合审查判断。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证据:
(一)受过相关从业资格培训、岗前培训,或者行政执法机关以书面、会议培训方式明确告知其禁止实施相关行为,仍实施该行为的;
(二)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入或者销售的,或者运费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
(三)向不具有资质的生产者、销售者购买,且不能提供或者拒绝提供购入或者销售药品合法有效的来历证明的,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
(四)明知所购入或者销售药品的标签、说明书、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
(五)选择隐秘的方式储存、生产或者运输以逃避执法机关检查的,或者对逃匿路线有特殊安排的;
(六)被举报或者执法机关检查后转移、隐匿、销毁物证、财务账册、进销货记录等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的,或者与他人串供、订立“攻守同盟”的;
(七)因实施危害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警示教育或者承担过民事责任,或者明知同业者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又实施同类行为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具有主观故意的情形。
第二十四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危害药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相关规定,认为需要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行政拘留的,应当在依法作出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后,参照本细则,及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决定是否行政拘留。
第三章 涉案物品检验、认定与移送
第二十五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通报设置或者确定的本级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名单、检验检测资质及项目等信息。
第二十六条 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商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检验结论、认定意见的,由地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承担认定工作,出具认定意见,并承担相关费用。
地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重大、复杂涉嫌药品安全犯罪案件经本部门组织的专家评估仍难以认定等必要情况下,可以申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认定意见。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其设置或者确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协调设立检验检测绿色通道,对涉嫌犯罪案件涉案物品的检验检测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检验、优先出具检验结论。
涉案产品送检部门应强化与检验检测机构事前沟通,确保送检产品符合检验检测相关要求。
第二十七条 对同一批次或者同一类型的涉案药品,如因数量较大等原因,无法进行全部检验检测,根据办案需要,可以依法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符合行政执法规范要求的抽样检验检测结果予以认可,可以作为该批次或者该类型全部涉案产品的检验检测结果。
第二十八条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第四项及第三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假药、劣药,能够根据现场查获的原料、包装,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等证据材料作出判断的,可以由地市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具认定意见。
对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的其他规定认定假药、劣药,或者是否属于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款第六项规定的假药、劣药存在争议的,应当由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出具质量检验结论。
司法机关根据认定意见、检验结论,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第二十九条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之一、第一百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司法机关难以确定的,根据地市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认定意见,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地市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难以认定的,可以选取医学、药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并出具专家评估意见。
对于是否属于民间传统配方难以确定的,根据地市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出具的认定意见,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第三十条 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检验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必要时,检验机构可以使用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出具检验结论。
第三十一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检验检测报告、结合专家意见等相关材料得出认定意见的,应当包括认定依据、理由、结论。按照以下格式出具结论:
(一)药品领域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结论中应当写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本案……产品,应当按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管理”;
(二)假药案件,结论中应当写明“经认定,……为假药”;
(三)劣药案件,结论中应当写明“经认定,……为劣药”;
(四)妨害药品管理案件,对属于难以确定“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论中应当写明“经认定,当事人实施……的行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五)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案件,结论中应当写明“经认定,涉案医疗器械……不符合……标准,结合本案其他情形,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六)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案件,结论中应当写明“经认定,涉案化妆品……不符合……标准或者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其他案件也应当写明认定涉嫌犯罪应具备的结论性意见。
第三十二条 办案部门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辩护律师、法定代理人,在涉案物品依法处置前可以提出重新或者补充检验检测、认定的申请。提出申请的,应有充分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据。
办案部门经审查认为申请理由及证据材料充分的,应当组织重新或者补充检验检测、认定。
第三十三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处药品违法行为过程中,应当妥善保存所收集的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查获的涉案物品,应当如实填写涉案物品清单,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需要进行检验检测的涉案物品,应当由法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并出具检验结论。
第三十四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并办理交接手续。
对于已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的涉案物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于交接之日起解除查封、扣押,由公安机关重新对涉案物品履行查封、扣押手续。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办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和自行立案侦查的案件时,因客观条件限制,或者涉案物品对保管条件、保管场所有特殊要求,或者涉案物品需要无害化处理的,在采取必要措施固定留取证据后,可以委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代为保管和处置,并明确保管和处置方式。
公安机关应当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签订委托保管协议,并附有公安机关查封、扣押涉案物品的清单。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对涉案物品的调取、使用及检验检测等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应当出具书面说明,推荐具备保管条件的第三方机构代为保管。
涉案物品应当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根据判决、决定和国家相关规定处理,但对易被污染、变质等不宜或者不易保管的涉案物品,确无保管条件或者必要的,按照规范取证的要求,办案部门在采取拍照、录像、留样等措施的基础上,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后,可以依照相关规定先行处理。
涉案物品相关保管、处置等费用有困难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机关等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解决。
第三十六条 对本市公安机关立案,跨省市联合查处的药品涉嫌犯罪案件中在外省市的涉案物品,一般由本市公安机关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外省市有关部门对接落实涉案物品的移交处置。必要时,可商请外省市相关部门予以协助,配合做好涉案物品的处置工作。
第四章 协作配合与督办
第三十七条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健全药品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明确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联络员机制。
第三十八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双向案件咨询制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就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证据固定和保全等问题咨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就案件办理中的专业性问题咨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受咨询的机关应当认真研究,及时答复;书面咨询的,应当书面答复。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重大案件的联合督办工作。
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下列重大案件实行联合督办:
(一)在全省或全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引发公共安全事件,对公民生命健康、财产造成特别重大损害、损失的案件;
(三)跨地区,案情复杂、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的案件;
(四)其他有必要联合督办的重大案件。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协同配合,为督办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就检验认定、专家评估论证、业务咨询、法律适用等方面积极予以协助。被督办单位应彻查涉案物品来源、销售流向、涉案企业和涉案人员,迅速查清案件事实,监督做好问题产品召回、销毁等工作,依法追究相关企业和人员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本辖区外单位或个人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应及时做好信息通报和案件协查工作。
督办案件查办进展应及时上报督办单位。
对联合督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相关单位应深入查找原因,提出处理建议。
第四十一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违反药品领域法律法规行为明显涉嫌犯罪的,应当立即以书面形式向同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通报。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必要时,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初查。初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立案侦查,并将相关信息通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二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下列情形,经研判明显涉嫌犯罪的,需要开展前期协作调查的,可以商请对方提前介入:
(一)在查处、移送过程中,发现行为人可能存在逃匿或者转移、灭失、销毁证据等情形的;
(二)现场查获的涉案物品金额或者案件其他情节明显达到刑事责任追诉标准;
(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或疑难复杂的涉嫌犯罪案件;
(四)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暴力抗法的;
(五)需要专业技术支撑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
(六)其他需要对方提前介入的情形。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以书面形式商请对方提前介入开展协作调查。必要时,可商请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根据协作办案情况,做好案件查处和协助配合。
第四十三条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日常监管、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处理投诉举报中发现涉嫌药品安全犯罪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和相应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将侦办案件中发现的重大药品安全风险信息通报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公安机关在侦查药品犯罪案件中,已查明涉案药品流向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采取控制措施,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第四十四条 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加强对下级部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协调、指导。对未按要求移送或者侦办不及时的涉嫌犯罪案件,上级部门可予以通报或者派员联合督办。
第四十五条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定期开展培训,交流、互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立改废的情形和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态势等,必要时可联合开展。
第四十六条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建立药品违法犯罪案件信息发布沟通协作机制。发布案件信息,应当及时提前互相通报情况;联合督办的重要案件信息应当联合发布。
第五章 信息共享与通报
第四十七条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通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涉嫌犯罪案件的网上移送、网上受理和网上监督。
第四十八条 已经接入信息共享平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作出相关决定之日起7日内分别录入下列信息:
(一)适用普通程序的药品违法案件行政处罚、案件移送、提请复议和建议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的信息;
(二)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立案、复议、人民检察院监督立案后的处理情况,以及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信息;
(三)监督移送、监督立案以及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信息;
尚未建成信息共享平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自作出相关决定后及时向其他部门通报前款规定的信息。
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文书后,应及时将裁判文书信息共享或通报。
有关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可免予录入、共享,或者在录入、共享时作脱密处理。
第四十九条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对信息共享平台录入的案件信息及时汇总、分析,定期对平台运行情况总结通报。
第五十条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建立案件信息反馈机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馈移送案件的处理情况。
第五十一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对于在查办药品领域违法犯罪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应予以联合通报表扬,对未及时查处或查处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的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依法由监察机关负责调查的案件,不适用本细则,应当依法及时将有关问题线索移送监察机关处理。
第五十三条 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细则细化相关规定。
第五十四条 本细则中“3日”“5日”“7日”“10日”“15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五条 市场监管其他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参照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五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